尊敬的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 钟曼英公使衔参赞
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 程军会长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再次受邀出席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中新经贸合作论坛。一年前,通商中国与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在此论坛签署合作备忘录,加深新中企业在经济、文化、教育、人才交流等多方面的合作。接下来,我期许我们两家机构能继往开来,为新中两国经贸、文化交流做出更多、更积极的贡献。
三天前,11月15日 | 包括新加坡在内的15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我想可以给它代号“1515”】。这项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协定覆盖全球人口约三分之一,达36亿人。15国经济总量约27万亿美元,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约30%(百分之三十),贸易额也占全球约三分之一。[1]RCEP涵盖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经济技术合作等18个领域,协定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据统计,新加坡与RCEP 14个成员国去年的贸易额占了我国全球贸易的4%(百分之五十点四),或总值5152亿元。[2]因此该协定的最终签署,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多边主义与多边合作是一剂强心针,也有助于提振新加坡以及区域经济。
新加坡一向积极与各国展开贸易合作。直到今年2月,新加坡在全球共签署了25个双边与区域自由贸易协定。[1]据估计,我国的自贸协定加起来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5%(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以及新加坡贸易额的90%(百分之九十)以上。[2]新加坡的自贸协定政策协助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连接起来。这样,新加坡与全球供应链的联系将更加紧密,我们的出口商也将享有更低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对于想走出去的本地企业而言,这些自贸易协定将为他们打开更多区域市场的大门,推动贸易,创造商机。而新加坡则通过这些自由贸易协定加强贸易连接性和推动投资,形成经贸网络。此外,新加坡也分别与智利、新西兰、澳洲与韩国签署了数码经济协定。这将促进国与国端对端数码贸易及可靠的跨境数据流通,消除数码经济中数据本地化存储等不必要的贸易壁垒,推动我国数码经济发展以及加强新加坡与区域甚至是全球的联通性。这样,新加坡可以发展平台经济,推进企业享受我国多项自贸协定所带来的优惠,从而提高新加坡作为平台的聚焦效应与价值。与此同时,新加坡也强化本身在贸易、供应链和贸易融资的优势,促进东南亚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及互联互通,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经济枢纽。
而通商中国与新加坡所扮演的角色可说是相辅相成。自2007年通商中国由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与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先生共同正式启动成立后,就一直致力于搭建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文化和经济的桥梁,以及加强新加坡与中国的联系。通商中国通过培育新中通人才、搭建优质新中人脉网络以及推展两国深广交流这三大战略方针,努力推动新加坡与中国多层级的交流与合作。这十三年来,通商中国不断地与时俱进,与各界企业人士携手合作,为两国商界与青年开展各类项目深入了解新加坡、中国及区域的最新发展。籍此机会,我想感谢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对我们的旗舰项目“慧眼中国环球论坛”以及“慧眼中国环球企业脉搏”系列讲座的鼎力支持。我也特别感谢程军会长一直以来的支持。去年我们通商中国与中国银行试行实习生计划,反应良好;今年,即便面临疫情的冲击,中国银行仍然招聘他们成为正式职员,令人鼓舞,值得褒扬!
在新中建交30周年这重要的里程碑,我很高兴看到新加坡与中国各界不受疫情影响,用不同的形式方法来维持交流合作,甚至增进两国之间的联系。例如,今天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以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通过视频、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以及分享会的形式来欢庆这具纪念性的时刻。这些平台都体现了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与新加坡企业机构是如何深化合作,从而让企业能够迈向数码化,迎接后疫情的经济复苏。通商中国也将推出《新中三十》网络特辑与视频回顾并展望双边合作关系,请大家敬请期待我们的通商中国网页。
未来,通商中国依然会秉持初衷,继续汇集政界、商界和民间的力量,深化与新中两国政府、企业与高等学府的交流往来,开展新的合作领域。明年,通商中国将会迎来“通商中国”奖10周年,表彰为深化新中友好关系而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商界人士、企业家、专业人士、企业与组织。欢迎在座各位的踊跃提名。通商中国也会继续推进两国的青年实习交流计划,培育一批对新加坡与中国有着深度了解的双语双文化“新中通”人才。此外,通商中国也希望扮演着整合者与催化剂的角色,促进新加坡作为区域市场联结点的优势,协助企业走进亚细安等第三方市场,为商界人士与企业增值。
古人云“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新中关系是建立在长期的相互信任与深厚友谊。尽管疫情当前,可是两国无论是政府或民间的交流却未因此止步, 甚至历久弥新。我在此祝愿新中两国关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与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深化合作,共同谱写新篇章。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