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商中国奖

简介

提名现已开放至2025年4月15日。

通商中国奖旨在褒扬对促进新中友好关系,强化新加坡双语、双文化等方面,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杰出商界人士、企业家、专业人士、企业或组织。

奖项类别:

  • 通商中国成就奖
  • 通商中国企业奖
  • 通商中国青年奖

通商中国奖由通商中国主办,联合呈献机构为华侨银行。

银红相映的水波,寓意新中关系渊源流长,不断谱写恢宏的篇章。 动感十足的波纹,既象征新中关系持之以恒,不断向前发展,也昭示各界人士、企 业和组织在推动新中两国的经济、商贸、社会、文化和教育领域上,所持续作出的卓越贡献,从而促进新中的良好关系。

主办机构
联合呈献机构

奖项类别和提名

通商中国成就奖

颁给在持续推广和促进新中两国经济、商务、社会或文化的双边关系中获得成就,展现出了卓越的远见和领导力的个人。

参选资格
“通商中国成就奖”的评选标准如下:
  1. 在新加坡或中国有卓越的声望,在专业领域有显著成就。
  2. 对双边关系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产生正面的影响。
  3. 是促进新加坡人学习和使用华文华语,欣赏中华文化的典范。
  4. 在经济、商务、社会或文化方面做出优质服务或杰出贡献,符合两国的国家利益。
提名程序

方式一:请在此(谷歌)提名表格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支持文件(仅限谷歌电邮用户)。

方式二:下载提名表格 [Word Doc | PDF],将填妥的表格与支持文件发送至bca@businesschina.org.sg

更多详情,请浏览https://businesschina.org.sg/en-us/p/business-china-awards。

通商中国企业奖

颁给在持续推广和促进新中两国经济、商务、社会或文化的双边关系中获得成就,展现出了卓越的远见和领导力的机构。

参选资格
“通商中国企业奖”的评选标准如下:
  1. 在新加坡或中国有卓越的声望,在专业领域有显著成就 。
  2. 对双边关系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产生正面的影响。
  3. 在经济、商务、社会或文化方面做出优质服务或杰出贡献,符合两国的国家利益。
提名程序

方式一:请在此(谷歌)提名表格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支持文件(仅限谷歌电邮用户)。

方式二:下载提名表格 [Word Doc | PDF],将填妥的表格与支持文件发送至bca@businesschina.org.sg

更多详情,请浏览https://businesschina.org.sg/en-us/p/business-china-awards。

通商中国青年奖

颁给在持续推广和促进新中两国经济、商务、社会或文化的双边关系中获得成就,展现出了卓越的远见和领导力的杰出青年。

此外,参选者也要具备激励并鼓舞年轻一代的技能与素质。

参选资格
“通商中国青年奖”的评选标准如下:
  1. 对双边关系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产生正面的影响。
  2. 在经济、商务、社会或文化方面做出优质服务或杰出贡献,符合两国的国家利益。
  3. 在学习和使用华文、华语,欣赏中华文化方面有激励和鼓舞的典范作用。
  4. 展现出对创新文化和卓越的追求。
提名程序

方式一:请在此(谷歌)提名表格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支持文件(仅限谷歌电邮用户)。

方式二:下载提名表格 [Word Doc | PDF],将填妥的表格与支持文件发送至bca@businesschina.org.sg

更多详情,请浏览https://businesschina.org.sg/en-us/p/business-china-awards。

主办机构
联合呈献机构

往年得奖名单

2023得奖名单
通商中国
成就奖

黄山忠先生
董事经理,達豐集团
前任会长,新加坡中华总商会

通商中国
企业奖
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通商中国
青年奖

张济徽先生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智慧芽

2021得奖名单
通商中国
成就奖

梁利平
VIVA中国儿童癌症基金会主席和创始人

通商中国
企业奖
中新广州知识城
通商中国
青年奖

陈心颖
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

2019得奖名单
通商中国
成就奖

蔡天宝先生
和美集团主席兼总裁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主席

凭着坚韧的毅力与远见卓识,蔡天宝先生创办了房地产投资与发展上市公司——和美集团,业务遍及新加坡、中国、澳大利亚、英国及欧洲。蔡先生的商业成就为他赢得多项荣誉。他为新加坡华社的无私奉献,更使他备受本地华社与华商的敬重。蔡天宝先生最显著的特质,是一颗为社会服务的心,以及为促进社会凝聚力、为推广文化交 流与传承所做出的贡献。他倡议设立了多项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包括创立新加坡福建会馆文化学院及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加深各界对本地华族文化的认识,以此促进新加坡与中国的民间交流。通过设立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奖学金以及和美中华经 济与商业教授基金,蔡先生积极培育年轻一代对新中关系与中西方文化的全面了解。蔡天宝先生的不懈努力,为新中两国人民的友谊打下了坚固且可持续的基础。蔡天宝先生的卓越与无私奉献,荣膺通商中国成就奖实至名归。

通商中国
企业奖
新加坡国立大学 高级公共行政与管理硕士项目

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与国大商学院合力创办的高级公共行政与管理硕士学位课程,是一项加深新中两国学术与文化交流的战略性项目。这项课程体现新加坡一直秉持的着重培育拥有全球视野未来决策者的理念。过去10年里,这个为期10 个月、以中文授课的高级专业课程培育了超过 600 名来自新加坡、中国和亚洲的政府官员以及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这项课程协助学员理解营商、公共政策和公共治理所面临的挑战,同时也开拓他们审视全球性问题的视野。尤为重要的是,这项课程聚集区域未来领袖、加深他们对新加坡的发展理念和独到经验的理解,为培育人才、建立联系网络、促进对新中两国乃至全世界的理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项课程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受到表彰。

通商中国
青年奖

柯鸿景先生
童心万向国际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作为新加坡的新生代,柯鸿景先生相信教育能改变未来。他在推动教育发展及促进新中两国年轻人的联系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为两国年轻一代在未来有更深入的了解与合作铺平了道路。秉着让孩子们具备 21 世纪所需的技能以及让他们发挥本身最大潜能的精神,柯鸿景先生把本地著名的学前教育品牌 Cherie Hearts 带入中国。通过创办 “童心万向国际教育集团” (Uniheart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Group),并设立多所幼儿园,他成功地将新加坡学前教育理念和经验引进中国。柯鸿景先生也热衷于创业与社区发展事宜。借助本身在商界、会馆和各协会的人脉网络,他积极推动新中两国间的商业及文化交流,从而使两国人民建立更紧密深厚的感情。柯鸿景先生也在民间发起了多项活动,帮助并支持年轻的新移民融入新加坡社会,参与本地的社区活动。作为成功的企业家和社区活动领导人,柯鸿景先生在加强新中关系方面不遗余力,因此荣获通商中国青年奖。

2017得奖名单
通商中国
成就奖

陈德铭博士
中国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
原中国商务部部长

早在新中两国建交初期,陈德铭博士便在联系中国与新加坡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他担任苏州市长、陕西省长、全国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以及商务部长期间,陈博士积极推动新中双方人员的互访、学习和交流,并持续不断探寻双边合作的崭新模式,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推动落实新中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为两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国际化视野,也促使他积极推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通过在新加坡设立区域业务总部,循序渐进地与国际经济体系接轨,加强了新加坡在中资企业国际化进程当中的积极作用。陈德铭博士多年来重视维护中国和新加坡的友好关系,在促进新中友谊的发展方面,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通商中国
企业奖

连瀛洲纪念奖学金

南洋理工大学的连瀛洲纪念奖学金设立于2007年,至今总共有近100名来自新中两国各个领域的杰出人士,获颁奖学金,成为连氏学者,在新加坡与中国进行高规格的交流与知识的分享,促进新中两国的相互了解,推进了新中关系的发展。连氏学者秉持着学术知识可为社会带来积极变革的理念,针对政策和治理等课题,拟定方案及提出建议。通过在新加坡和中国举办的连氏发展论坛,连氏学者有机会与新中双方的高级政府官员、国际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当前中国和区域的热点经济社会发展课题。连瀛洲纪念奖学金,延续着连瀛洲博士热心教育的理念,联合南洋理工大学为新中两国的人才提供拓展视野、相互学习的机会;而两国的连氏学者所建立的紧密网络,也为巩固新中关系做出深远的贡献。

通商中国
青年奖

李志勤
雅诗阁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李志勤2007年加入凯德集团,于2009年接管雅诗阁中国业务。2013年,他擢升为雅诗阁的首席执行官。公司在中国的服务公寓单位,从2009年的五千个,增加至现今的一万九千个。他对参与中国未来经济具有独特的洞察力和敏锐的直觉,2015年启动公司投资中国最大的住宿共享平台,并以创新概念开拓千禧一代市场,积极探寻业务的新增长点。他深信,先做人,后做事,待人处事秉持谦虚的态度,才能求新求变,与时俱进。为了回馈社会,雅诗阁在中国推动了多项别具意义的公益项目,让弱势孩童从中受惠。李志勤乐于分享企业知识与见解,同时积极向企业领袖了解市场新趋向。他近十年来深耕中国,对促进新中关系,做出了杰出贡献。

2016得奖名单
通商中国
成就奖

王赓武教授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兼东亚研究所主席

著名历史学家王赓武教授,是享誉国际研究现代中国史、海外华人以及华人移民的权威历史学家及教育家。在历时50余年的学术生涯当中,作为海外华人研究的主要奠基开拓者,王教授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该领域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促使新加坡成为一个研究海外华人发展史的中心。精通中英双语和印尼语的王教授,既能够参阅中巫文史料原文,又能够以英文报告研究成果,促进了国际上对中国情况更精确客观的认识。除了致力于学术研究,王教授也乐育英才,设立了奖学金和贷款基金,协助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以及表扬在东亚研究领域具有杰出成果的学生。王赓武教授从事了半个世纪的文史研究教育工作,尽管已经年届86岁,至今仍是一位非常积极、活跃的学者,并持续努力不懈地增进各文化与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

阅读更多

通商中国
企业奖

中国银行

1912年2月,经孙中山先生批准,中国银行正式成立。从设立以来,中国银行一直致力于推动中新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1936年6月,作为中行在海外的第三家分行,新加坡中行正式成立。八十年来,中国银行始终顺应中新两国关系发展大势,积极服务双方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以金融力量架起两国沟通往来的重要桥梁。中国银行以新加坡分行为区域中心,助力本地在人民币、大宗商品、私人银行等领域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2011年,中国银行与新加坡的富登金融控股携手设立了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创下了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和国际企业合作的首例。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向中国农村社区的中小微企业和当地民众提供所稀缺的金融服务,带动了整个中国农村的发展。中国银行深耕本地,辐射亚太和全球,为促进中新双边关系及拓展两国间的金融商贸服务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阅读更多

通商中国
青年奖

李宏玮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

自2005年以来便开始深耕中国和美国前沿科技创意领域的新加坡电子工程师李宏玮,至今已晋级全球顶尖风险投资家之一。从2011年开始,李宏玮连续5年登上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100强榜单,并位居全球女性投资人第二位。她从硬件产品开发启步,目前专注的投资领域在消费级互联网应用,特别是移动端的社交、IOT、金融以及教育领域。凭借着她技术极客的热忱,资深投资人的独到眼光,以及和创业者一起成长的心态,她对所投资的项目倾注人脉资源和心力,并亲自引导,因此往往取得成功。她也经常受邀演讲,不吝与新加坡乃至全球的年轻企业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在竞争激烈的风险投资领域,李宏玮的成功,彰显了她卓越的勇气与远见,更为立志想要到中国发展、促进新中联系的年轻新加坡人起了正面激励作用。

阅读更多

2015得奖名单
通商中国
成就奖

李荣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首任主任 (2003 – 2010)

李荣融先生是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首任主任。他在任的2003年至 2010年间,致力于推进国资委及中国国企与新加坡商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促进新中两国关系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在任初期,为更深入参考新加坡在大型企业治理和监管方面的经验,李先生经常带领团队到新加坡进行实地考察;结合中国实际,积极推广新加坡企业治理和监管模式的实践。近年,李先生也在多个国际平台分享他领导中国国企改革的经验,促进了国际企业界与中国企业界的交流。在他的推动下,新加坡政商界领袖与中国伙伴间进行了频密的交流与知识互换,促进了两国民间和工商业界互惠互利、互信互重的紧密联系,为两国长期合作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阅读更多

通商中国
企业奖

吉宝企业

作为新加坡领先的跨国集团之一,吉宝在80年代初便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多年来,吉宝与中方伙伴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取得了出色的业绩。如今,吉宝的足迹遍布中国25座城市,在开展业务的同时积极分享专业知识、经验和技术专长,为推进中国城镇化发展和深化新中两国友好关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吉宝也是新中两国政府间两个旗舰合作项目——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新方联合体领军企业。在业务增长的同时,吉宝贯彻“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理念,通过多项志愿者活动关怀协助社会的弱势群体,在教育、保健和环境可持续方面提供援助,带给社会正面积极的影响。 阅读更多
通商中国
青年奖

蔡健雅
歌手兼音乐创作制作人

涉足歌坛将近20年的蔡健雅,是唯一一位荣获三届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歌手的新加坡歌手,在华语流行乐坛,享有全方位歌手兼音乐创作制作人的美誉。通晓双语的她,在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受邀担任中国音乐类比赛节目《中国好歌曲》唯一来自新加坡的导师,提升了她本人以及新加坡艺人在中国创意娱乐圈的知名度。深具社会使命感的她,在2014年发起并率领了Project WAO(Women As One)(女生团结音乐节),结集了三位分别来自两岸三地的女歌手:中国的那英,香港的林忆莲和台湾的张惠妹同台献唱,所筹得的款项惠及大中华地区的众多弱势妇女及儿童团体。

阅读更多

2014得奖名单
通商中国
成就奖

刘太格博士
雅思柏设计事务所资深董事

被誉为“新加坡规划之父”的刘太格博士,早在80年代就开始与中国 分享新加坡的城市发展与规划经验。身为中国30多个城市的规划顾问,刘博士的规 划概念与提案预计惠及超过五千多万名中国各大小规模城镇的民众。北京筹备奥运 会期间,刘博士更受委任为北京奥运设施规划方案评审委员会主席,率领来自7个国 家的13位专家评委。刘博士善于将中国文化元素注入到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当 中,设计出兼具系统功能以及文化美感的方案,并着力于保留各城市独特的个性与 传统。刘博士在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方面的非凡贡献,加深了新加坡和中国各省市的 联系,也促进了新中关系的良好发展。

阅读更多

通商中国
企业奖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

历史悠久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成立于1906年,迄今仍然是联系新加坡与中国商 贸与民间往来的主要领导机构,也是新中两地政商界领袖建立联系的主要平台。在 政治相对封闭的年代,总商会会员商家通过业务与商贸活动,维系着与中国的联系, 成为她和外界少有的沟通界面之一。步入21世纪,为更好的促进新中两国的商贸往 来,中华总商会于2010年设立了上海代表处,更在2012年,通过双平台策略的方式, 进一步协助新加坡中小型企业进军中国市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多年持续不断在推 广华族文化、建立双边友谊以及为两国商界提供有效交流平台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深化了新中两国关系。

阅读更多

通商中国
青年奖

林俊杰
歌手兼音乐创作制作人

荣获两届金曲奖的新加坡歌手兼音乐创作制作人JJ林俊杰,在华语流行音乐乐坛 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自11年前出道以来,他就以风格独特的原创音乐,以及双语 双文化能力,联系着全球聆听中文歌曲的地区和群体。JJ坚信音乐有造福人群的正面 能量,他的许多创作都被用来传达社会公益讯息,唤醒人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 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JJ几天内就创作出一首励志歌曲《爱与希望》,并 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赈灾节目。通过创作歌曲来回馈社会的JJ,多年来的爱心善举 ,为众多歌迷以及社区带来欢乐与希望,是一位促进新中两国友好关系的青年典 范。 阅读更多
2013得奖名单
通商中国
成就奖

梁保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原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梁保华先生在促进新中关系最显著的成就之一,就是他在开发中新苏州工业园区项目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在1998年接任苏州市委书记,并成为这项新中标志性合作项目的主要中方代表。在职期间,他指出这个跟新加坡合作的项目有别于其他项目,倾全力积极推动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使得该项目不仅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更在促进新中关系方面极具象征意义。除了苏州工业园区的工作,梁保华先生也曾担任新加坡—江苏合作理事会主席,对新加坡和江苏之间的合作做出非凡的贡献。 阅读更多
通商中国
企业奖

《联合早报》 新加坡报业控股集团

自90年前创报以来,《联合早报》就致力于以独特而中肯的新加坡视角,报道本地和国际新闻。《联合早报》深知新加坡和中国企业的紧密商业关系,所以特别开辟了《早报中国》的独立版面,以期更全面地报道中国新闻。早报网也有特定的栏目如中国财经、投资中国等,每天为本地和中国政商界领袖提供即时新闻以及专家评论。在中国新闻报道方面,《联合早报》以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赢得中国官方的认可。《联合早报》是新加坡和中国之间至关重要的信息桥梁,为促进两国关系,以及相互认识与理解,作出了巨大贡献。
 
阅读更多

通商中国
青年奖

黄文华
CHARLES & KEITH集团执行总裁

作为CHARLES & KEITH集团执行总裁以及创办人之一的黄文华,他最显著的成就是把一个默默无闻的本地鞋店打造成名扬国际的零售品牌。为了显示长期开发中国市场的决心,黄文华于2009年在上海设立了中国区总部。CHARLES & KEITH 开发中国市场,满足了中国民众对潮流品牌的需求,提升了新加坡品牌在中国的知名度。他致力于聘用和培训中国当地员工,提升中国员工的素质。除此之外,他更响应员工的号召,参与让受益人直接受惠的公益事业,对促进中国当地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以及新中两国的关系,作出杰出的贡献。

阅读更多

2012得奖名单
通商中国
成就奖

林少明教授
新加坡全国眼科中心创院院长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眼科部门教授

他被同业公认为“东南亚眼科之父”、世界眼科医生的导师和楷模。除了在中国展开大规模白内障致盲的复明工作,他也竭力协助中国各城市开设眼科中心,被誉为“播撒光明的天使”,为中国培养了5000多名眼科医生,帮助了超过50万名中国白内障病人。作为对中国有突出贡献的40 位外籍专家之一,他于1996 年荣获“友谊奖”。

阅读更多

通商中国
企业奖

嘉德置地集团

嘉德置地集团是亚洲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自1994年进军中国市场以来,集团以凯德中国的旗帜深耕中国。集团的业务遍布40多个中国城市,发展超过120个项目,是中国最大的外资房地产公司之一。通过优良的房地产产品和服务,集团积极地参与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建化进程,并且通过新中两国的商贸交流,深化两国隽永的和谐关系。为贯彻集团“建宇树人”的企业理念,集团旗下的嘉德希望基金也在中国设立了凯德中国希望基金,希望通过支持公益事业,为贫困儿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阅读更多

通商中国
青年奖

卢正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教

温文和蔼的卢正被中国云南人民誉为“人民医生”。2008年他选择放弃安逸的生活,举家移居云南昆明,为偏远山区的病人提供免费医疗服务。今年初,他获颁“云南省彩云奖”,使他成为继陈来荣医生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新加坡医生。这一道在医疗领域架起的桥梁,促进了新中两国乃至世界医疗人员的友谊,成就了世界人民和平健康幸福的未来。

阅读更多

2011得奖名单
通商中国
成就奖

张允中
太平船务执行主席

93岁高龄的张允中老先生是航运业举足轻重的代表性人物。他独具慧眼,早在1960年代就开辟了中国通往世界各地的货轮航线。 他早年曾引领多个中国代表团到新加坡,促进双边交流;他热心公益,对大中华地区的赈灾活动不遗余力。他也设立了教育基金,造福年轻一代。 尽管功成名就,张允中依然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一直保持低调。

阅读更多

通商中国
企业奖

南洋理工大学(市长班)

至今,超过一千多名中国政府官员满怀雄心壮志和报国热忱,穿过南洋理工大学牌坊,昂然走回中国,迈向世界。 这是培训中国未来领导的摇篮,也是向中国展现新加坡公共行政与经济卓越管理的良好平台。南洋理工大学(市长班)堪称新中发展桥梁。 它加深了两国的关系,加强了各种合作,也为更长远更深广的双边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更多

通商中国
青年奖

韩咏红
联合早报驻北京首席特派员

新闻是她的事业。真相是她的生命。她尽职尽责尽心,突破各种障碍和干扰,为《联合早报》广大读者带来第一手中国新闻。她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赢得了中国有关部门的尊重。在2008年中国四川地震后,她是第一个进入震中映秀镇采访的东南亚记者。

阅读更多

2010得奖名单
通商中国
成就奖

陶欣伯
欣光集团创办人

作为新中经济合作交流的开路先锋,他在中国各地投资,并在八十年代就建设了当时中国最高的饭店。他热心教育慈善事业,为中国社会发展造就了许多人才。

阅读更多

通商中国
企业奖

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

通过了这个最早也是最大规模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新加坡成功向中国转移了公共行政和经济管理经验,把双边关系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

阅读更多

通商中国
青年奖

孙燕姿
创作歌手

亚洲畅销歌手,通过歌艺在大中华地区发挥影响力。双语人才,青年人的典范,她也是一名爱心大使,参与中国赈灾与扶贫活动,拉近两地人民距离。

阅读更多

主办机构
联合呈献机构

评委会

主席
谢锦发
立杰律师事务所,公司和非讼业务部的区域主管
评委会成员
谭志勇
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会长
陈德隆
华侨银行环球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总裁
符绩勋
Granite Asia 高级管理合伙人
陈佩玲
通商中国董事
韩咏红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
陈俊祥
新加坡赛马与博彩管理局总裁
王子元
中国新加坡商会会长
陈德铭
中国商务部原部长
黄诗伟
亚洲,中东与非洲总干事
新加坡贸易及工业部
梁信军
复星集团前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吴洵杰
新加坡赛马与博彩管理局总裁
李为敏
新加坡外交部东北亚司司长
主办机构
联合呈献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