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晚,24名商界领袖及高层主管出席了“慧眼中国高级领导研修班结业典礼”,庆祝为期三周的高级管理课程圆满结束。大会主宾、国家发展部长兼通商中国顾问许文远先生受邀颁发结业证书。典礼于浮尔顿酒店举行,共有100多位嘉宾参与见证这场盛会。
由通商中国及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携手创办的慧眼中国高级领导研修班,旨在协助本地企业、政府部门和法定机构培育更多有能力负责管理中国事务的高级主管。课程于三月份首度推出,是通商中国为庆祝成立五周年的重点项目之一。
在结业典礼上,许文远部长引用了一名英国外交官的话:“中国具有着独特的风味,但成分大多苦涩”。许部长接着说:“苦涩与否,没有人能够漠视它(中国)。就人类文明历史而言,中国是主要的推动力……2010年,它超越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今它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加,而且是越来越强大。”
为此,许部长表扬了通商中国与南洋商学院顺利开办慧眼中国高级领导研修班,协助培育双语文化的企业明日之星。许部长说:“此课程旨在为企业培育出‘中国通’高层主管。各位学员如今对中国的历史、经济、文化、社会、政治面貌等各方面都稍微有了认识,这大大地提升了你们在中国发展的竞争优势。在全面了解到中国通商的大环境和小细节后,希望你们能继续成为联系新加坡与中国的文化和经济桥梁。”
通商中国主席蔡天宝先生也在欢迎辞中表示:“随着全球的经济轴心逐渐倾向东方,中国的影响更是日益壮大,中国的发展趋势,势必对全球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新加坡必须与时俱进,时时掌握中国的动态,才能在国际的舞台中不断保持优势。通商中国这些年来秉持创立宗旨致力于通过不同的活动和渠道,加强各界对中国各个层面的了解,提升大家在东西方领域的应对能力,为加强新中两国的交流与合作奉献力量!”
慧眼中国高级领导研修班共分为三个学段,分别在3月、4月和5月各进行一周的课程。它巧妙融合了商业与文化元素,确保课程符合学员的实际需求。在第一和第三学段当中,各位学员在新加坡向著名学者、专家和通商中国董事学习有关中国的各门知识,并向这些前辈取经。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研修班还注入了体验式学习的元素。在第二学段里,学员们亲身前往中国北京和山东等主要省份进行考察,行程重点包括与当地政界要员及企业翘楚,如被誉为中国顶级企业家的汉庭连锁酒店集团执行董事长兼总裁季琦先生,进行交流及建立联络网。另外,学员也到山东曲阜参观了孔庙、孔府等重要文化遗址。由于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体系,因此研修班课程内容强调了让学员理解儒学及其如何塑造中国经济、社会及地缘政治的展望。
来自不同背景的学员皆拥有共同的信念:要顺应中国增长的趋势,就必须深度了解中国的政治与社会经济环境及其深远影响。
凯发集团的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温仁德先生是研修班24名学员之一。温先生主管凯发集团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及整体营运,也负责其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同中国政界和商界领袖建立合作网络。
常驻上海的温先生表示:“虽然我在中国已经将近一年,但我相信自己对在中国经商也只是略知一二。要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取得成功,不仅要对该国有全方位的理解,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了解其内部运作,以作出精确的判断。我认为研修班在浓缩中国丰富的信息及如何为中国商场做好准备这两个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这24名学员当中,有七名是本地华商的第二代。其中一名是仁恒控股有限公司投资董事,也是最年轻的学员钟思婉女士(27岁)。她说:“现今中国的发展速度迅猛,要彻底了解中国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课程内容的及时性和相关性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也很荣幸能向一些世界知名学者及中国观察家学习。”
研修班的另一名学员,致力制药工程(新加坡)有限公司副主席金嘉乐先生(Gerard Peter Creaner)也赞同钟女士的看法。金先生是研修班的其中一名非华族学员,另一名是渣打银行东南亚区域主管苏米特·阿加瓦尔先生(Sumit Aggarwal)。
金先生认为:“这项课程让我更想到中国经商。与其说它(课程)培训了我,倒不如说它激发了我对中国的兴趣。”
课程结束之后,这批学员不仅对中国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研修班班长李佩銮女士在发表感谢词时也提到,一些学员已开始计划共同展开一些合作项目了。
为此,学员们倡导设立“慧眼中国汇”,希望借由这个小组来汇集精英人才,建立商业网络,延续深厚友谊,集合智慧之眼来看中国。
小组的启动仪式也以独特文化方式进行,由主宾许部长用毛笔在“慧眼中国汇”的“慧”字的“心”正中间补上最后一笔。他也祝愿全体学员在中国经商之路一番风顺。
财政与交通政务部长及通商中国董事杨莉明女士、南洋理工大学副校长(国际事务)余明华教授、南洋理工大学名誉校长徐冠林教授、南洋商学院代院长杨贤卿教授,以及通商中国诸位董事也受邀共襄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