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商中国青年论坛:动荡时代稳中求进展未来

2022年10月7日,第四届通商中国青年论坛(Business China Youth Forum)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今年论坛的主题是: “动荡中的先行者:引领亚细安和中国稳中求进” 。此论坛旨在为亚细安地区与中国的青年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探讨与青年息息相关的热点议题,促进他们对新加坡、中国和亚细安相关领域最新发展的了解。

此活动以线上及线下两种形式同步进行,吸引了逾230名青年参与者共襄盛会。

青年在动荡时代的角色

近年来,国际政治变动、通货膨胀加速、俄乌战争爆发等事件,使整个世界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故此,论坛筹委会从众多热点话题中甄选了三个课题,重点探讨青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可扮演的角色,希望借此激发青年们的反思,从而为这股新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做好准备。

新加坡财政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先生在致开幕词时强调,与中国相比,我国的青年若想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勇于发掘并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才能一直保持竞争力。徐部长说:“如果我们和他们(中国人)的能力与水平一样,那他们能从我们身上收获的就微乎其微… 我想鼓励我们的青年们:你可以思考一下,你和中国青年之间要如何 “求同存异”,才能在与他们互动时既提供价值,又从中获益?”

元宇宙未来的机遇

青年论坛的第一场讨论从投资、艺术及技术等角度探讨了元宇宙的机遇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论坛由通商中国青年组成员张伟杰先生担任主持人。InterOpera 私人有限公司的业务发展主管梁启泰先生指出,建立在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上的第三代互联网时代将改变传统的金融与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让大家更简易地从中受益,创造金融普惠(financial inclusion)体系。

星展私人银行投资总监办公室的高级策略师杨政龄先生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第三代互联网时代不仅为大型互联网公司创造了线上跨国经营的机会,原先依赖于传统实体经济的中小型企业也可以凭借这股东风拓展自己的网上业务,以此在线上及线下同时盈利,扩大利润。

艺途公益基金创始人苗世明先生则分享道,区块链将在未来发挥重大作用;其 “去中心化” 的特点可以解决许多公共性的问题,而艺术作为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在新科技的助力下将能促进社会多群体的沟通。此外,新加坡在地域上靠近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又致力于转型为“智慧国”,这些都为年轻人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与机会。青年要懂得善用第三代互联网所创造的机会,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机,找准自我定位,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实现环境永续发展,青年义不容辞

在第二场讨论会的预热环节中,现场调查结果显示,62% 的与会者对青年推动环境永续发展的能力抱持信心。对此,中新天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军瀚先生认为,尽管青年们的态度普遍积极,但如何将环境永续发展作为一项目标持续发展下去,仍是我们面对的挑战之一。当局不仅要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发展方针,在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无时无刻地考虑每一项政策的可持续性,更要说服本地居民做出改变,采取对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任重而道远。

Green Collective 联合创始人马亚星(Mayur Singh)先生认为,青年们是攻克以上挑战的关键。青年在网上为环境发声没有任何门槛或前提条件。他鼓励更多青年站出来,为未来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发声并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这与 Gush 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梁凯壹先生的想法不谋而合。他认为,当今青年是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的主要被受影响者。但如今的青年们也有着无与伦比的机遇:不论职业差异,他们都可以利用新媒体来发表并传播自己的声音,从而展现自身影响力。

主题演讲特邀嘉宾,也是TEDx新加坡首席策展人,The Idea Co 的联合创始人和 GEN 首席执行官林佩仪女士,也同样指出,社群可以汇聚不同观点,创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空间,从而促使想法转化为行动,帮助社群克服如环境永续发展的艰巨挑战。

新加坡理工学院一年级学生 Haripriya Venkatesan 在会后的采访中表示,这场主题讨论会让她意识到青年在环保问题上也可有所作为。在今后的生活中,她会选择购买以环保材料包装的产品,并尽量减少自己对塑料制品的使用,用实际行动为环保尽一份力。

科技是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助力

由论坛合作伙伴 “亚细安领航员”  (The Young SEAkers) 主导的第三场讨论会旨在从青年角度探讨如何善用科技提升粮食安全。

近年来,因中产阶级的扩大和城镇化的推行,全球粮食的需求也随之激增;但粮食供给链却因为疫情、战争和全球暖化等因素而遭到不断的破坏,粮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迫在眉睫的难题。在此大背景下,农业科技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并迅速产业化。

在谈及农业科技(AgriTech)如何帮助缓解粮食安全问题时, Fisheroo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蔡宇祥先生以新蛋白质(Alternative proteins)为例,指出生产这类食品需要更少的资源、更短的时间,生产时排放的污染源也更少。

此外,相较于高度仰赖抗生素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借助农业科技生产的新食品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因此,HaoFood 新加坡总经理郭衍辉先生认为,这将让 “新食品” 成为较健康的选择。

然而,新食品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其普及化的过程因价格昂贵而面临阻碍。针对如何降低 “新食品” 价格,从而增强消费者信心的问题,GUILD 地面创新发展实验室创始人兼董事一诺先生分享了他在中国观察到的趋势: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正通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来减少灌溉农作物的用水量,从而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进而使公司能调低售价,做到薄利多销。

Averplas Ptd Ltd联合创始人梁名皜先生在主题演讲中同样秉持着乐观的态度。他鼓励青年踏出自我局限,多花时间提高自己,让别人来补充自己的不足。

目前正就读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谕铃女士表示,自己在几场讨论中找到共鸣也一直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例如通过成为素食主义者来保护地球,同时也会再思考怎么能做得更好。

论坛筹委会成员们认为,当今的青年正处于新旧时代交织的特殊节点上,大家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面对许多挑战。希望与会者通过本届青年论坛更好地意识到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青年应当做好准备,才能在面对动荡不定、变幻莫测的未来世界,做到未雨绸缪,处变不惊、游刃有余。

通商中国及通商中国青年组向积极支持本次论坛的合作伙伴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关于通商中国青年组

通商中国青年组由一群学生会员志愿组成,是鼓励年轻国人了解中国、连接中国的本地主要社团。通商中国青年组获得通商中国的鼎力支持,定期举办各类活动,为组员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

若想加入通商中国青年组,请下载以下申请表格,发送到:bcyc@businesschina.org.sg。 

申请表格

此报道由秦之栋。戴楷臻和许宁恩撰写,通商中国秘书处编辑。

本文的简短版已于2022年12月28日在《早报》@ 时代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