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商会会长张珏晶先生,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高泉庆先生,
各位来宾,
大家中午好!
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午宴!经历了三年的疫情阻断,再次看到海内外朋友欢聚一堂,到新加坡出席大型国际会展,这种热闹的场景令人振奋!特别是今天,在现场看到老朋友郑超先生,让我想起当年,曾经和那时的郑公参共同推动“中国企业一起走出去”计划,后来是“一带一路”计划,今天的会展就是这份重要工作的延续。在此,我谨代表通商中国,欢迎中国机电商会的朋友和国际产业合作大会的参会嘉宾到访新加坡!
今年大会的主题是“绿色发展、数字驱动、陆海通道、多元金融、智能制造”,这20个字代表的五个方面,也正是新中两国企业界的合作重点。接下来,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两国企业除了继续深化现有合作,也可以探讨如何共同开拓东南亚市场;而且,可以再进一步去想,如何携手走向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
中国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新加坡是中国最大的外来投资国,两国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在民间源远流长,在政府层面也建立了紧密而有效的合作机制,有国家级的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有苏州、天津和重庆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有国家级的双边合作项目广州知识城,还有8个省级经贸理事会。上个星期,我到天津生态城开会,深切感受到疫情之后大家全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心,以及对新中合作前景的信心。
在机电产品领域,新中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方兴未艾。与此同时,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备受瞩目。去年底,在卡塔尔举行的世界杯,从建造现代化的决赛场馆、供水供电设备,到采用新能源客车,生产各类球迷周边产品,中国制造、中国建造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样,在东南亚,在中东,在非洲,存在类似需求的国家和城市还有很多很多。以新加坡为区域总部,新中两国企业可以一起合作的项目同样很多很多。亚细安—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升级建设正在加速当中,会给彼此的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随着疫情结束,新中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和商务交流持续升温,期待能够结出丰硕成果。
新加坡企业长期在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下运作,具备跨文化合作的协调能力,对文化差异可能带来的冲突比较敏感。同时,因为缺乏先天资源,新加坡企业要常常保持危机意识,珍惜发展与合作机会。这些“软技能”,加上中国企业的“硬技术”,可以说是优势互补,各取所长,事半功倍!
通商中国的宗旨是建立一个以华文华语为交流媒介的平台,造就一批双语双文化的中流砥柱,保留新加坡多元文化传统,搭建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文化和经济的桥梁。疫情,让我们深刻体验到自由贸易、互联互通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加坚信合作共赢的必要性。未来,通商中国将继续支持新中合作领域的各项活动,及时把握两国企业界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并向年轻一代和社会各界广泛传播。
疫情已经结束,希望新加坡的企业应当多去中国走走看看,寻求合作机会。愿新中企业携手,共赴远大前程!
最后,祝2023国际产业合作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