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商中国与慈母舰(Mothership)合作 | 新加坡和中国先行者故事

2月10日晚,50名青年齐聚一堂,参加由慈母舰与通商中国合作举办的 “新加坡海外先行者” 中国版活动。北京为之味餐饮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桐桢先生、TechSociety Group 联合创始人柯建辉先生、波士顿咨询公司项目负责人庞颖女士和 WonderSeven Production 联合创始人陈雯婷女士应邀参与分享,讲述他们如何远离舒适圈,在海外积极经营各自的事业和生活。

在中国的创业和实习之旅

刘桐桢先生分享他的创业经验的同时,也谈到了解中国的商业文化和礼仪的重要性。以二十多年前与妻子在北京创业为例,他讲诉了自己从最初无法适应中国社会的诸多繁文缛节,到后来学会了理解及尊重,逐渐适应中国社会的人情世故的重要性。刘先生强调,除了味道,餐厅装潢上的视觉美感也是在餐饮行业保持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柯建辉先生分享了中国一些有趣又富有创意的营销策略,比如通过将消费体验游戏化,来鼓励消费和提高品牌知名度。他认为,高效率和便利性是中国应用程序用户覆盖率高的主因。接着,他以自己在获得新峡谷奖后前往中国实习期间的个人观察,详细举例。新峡谷奖是由一群业务以中国为主的新中企业家联合出资设立,旨在选拔出一批勇闯敢拼、富有创业精神及求知欲的新加坡大学生,提供他们到中国名企实习的机会。

在新加坡的自我发现之旅

庞颖女士分享说,十几岁时来新加坡读书是她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新加坡为她提供了本地和国外的各种机会,让她获得不同的经验,并在专业和个人方面得到成长。她鼓励年轻人善用新加坡所提供的平台,若有机会到国外交流,就应勇于尝试,拓展更广阔的视野。

对于陈雯婷女士来说,生活并非总是美好的。回忆当年在新加坡求学和工作期间遭遇的许多挑战与心酸,她庆幸自己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而今,作为拥有近5万订阅者的YouTube “聪生家”的频道博主,陈女士和丈夫希望通过他们的镜头捕捉新加坡新鲜有趣的一面,从而为搭建新中两地的文化桥梁尽一份力。

第一场小组讨论:建议和误解

担任主持人的慈母舰执行编辑陈伟忠先生邀请刘先生和柯先生参与小组讨论。与会者提出的问题包括:如果能给多年前决定进军中国的自己一些建议,他们会说什么?以及他们希望消除哪些对中国的误解?

刘先生表示,他在中国的创业旅程虽不乏失误,却也有宝贵的收获。他认为在行动之前先设定好明确的目标至关重要,因为在中国投资做生意,改弦易辙的成本远远高于新加坡。尽管如此,地大物博的中国充满了机遇,值得年轻人放手一搏。

柯先生则鼓励与会者,要把握任何出国学习的机会,无论是实习、交流还是工作,让自己沉浸在当地的文化中,发现不同国家不同的处事方式,学会入微地观察,积极地提问。在回答关于对中国的误解时,柯先生提出了速度在中国的重要性。他举了”996″工作文化的例子,并表示许多中国人为了成功,会积极地加速学习,因此,无论对于个人或是公司而言,速度都是超越竞争对手的一种优势。

第二场小组讨论:印象和全球公民身份 

第二场小组讨论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学生沈欣薇女士主持。她首先请庞女士和陈女士谈谈对新加坡这些年来印象的变化,以及促使她们在所有经历过国家中选择留在新加坡的原因。

庞女士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加坡人到海外旅行、工作和学习,他们对外界的了解也在不断增长,如今大家更能理解离家生活的感受。她说,自己在新加坡这些年所培养出的归属感是她决定留下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新加坡的包容性也让她有机会接触到许多的国家、文化和行业,实现了她希望拥有一个国际舞台的愿望。

陈女士接着提道,新加坡对各种文化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大家对尝试新鲜事物,如他国美食等,反应积极,这为彼此间搭建了跨越国籍、身份及促进相互理解的桥梁。

本次活动的视频回放可在慈母舰官方脸书上找到,请点击这里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