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中国环球论坛
全球变局下的博弈与机遇
焦点对话:瑞 · 达利欧 和 黄国松
摘要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与Avanda投资管理创始合伙人兼主席黄国松探讨了当下全球经济格局,并将其与历史上债务攀升和大国衰落的周期进行类比,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经验。达利欧指出,美国因过度支出和缺乏财政纪律,债务水平不可持续,威胁美元地位。黄国松则回顾了新加坡在上世纪70年代从英镑转向美元和黄金的审慎外汇储备多元化经验,视其为应对全球格局变动的重要启示。两人一致认为,美元作为财富储藏手段的作用正在减弱,投资者应多元化配置,特别是配置黄金等实物资产。他们总结指出,美国虽处于“临界点”,但全面崩溃尚不至于迫在眉睫;无论国家还是投资者,都必须通过财政审慎、多元化与理解货币贬值来适应新的世界秩序。
- 历史经济周期的必然重演
两位嘉宾指出,当下的全球经济局势并非前所未有,而是债务、帝国衰落与货币贬值的长期、可预测周期的一部分。
- 瑞·达利欧将1971年美元脱离金本位与1933年的类似事件进行比较,强调“印钞应对债务”是反复出现的主题。
- 黄国松指出,20世纪70年代既是大英帝国衰落的节点,也是美国经济长周期衰退的开端。
- 达利欧解释其历史模型,认为帝国的兴衰大约遵循250年的周期,而当下正处于一个过渡期。
- 他强调“历史总会押韵”,因果关系不断重复,研究历史是理解未来的关键。
- 不可持续的美国债务与财政危机
两位嘉宾详细分析了美国严重的财政失衡:过度支出、利息负担上升及政治僵局,使得美国的财政状况难以为继。
- 美国每年支出7万亿美元,但收入仅5万亿美元,赤字达2万亿美元。
- 美国每年需出售约12万亿美元国债,用于弥补赤字、支付利息以及偿还到期债务。
- 在利率接近零时,这一债务水平尚可承受,但在目前约4%的利率下已成为严重问题。
- 达利欧认为政治上几乎没有解方,两党政治人物均承诺“不加税、不减福利”,而这恰恰是稳定债务所必需的措施。
- 美元主导地位的衰退与替代选择的兴起
两位嘉宾认为,美国的财政问题及全球法币贬值趋势正在削弱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促使资本流向实物资产。
- 尽管美元很可能仍将是重要的交易媒介,但其作为可靠“财富储存”的角色正受到严重质疑。
- 黄国松回顾了新加坡在1970年代将部分美元储备转为黄金的审慎举措,这是早期多元化趋势的体现。
- 随着价格上涨,黄金已成为各国央行第二大储备资产,市值甚至超过欧元。
- 所有法定货币都面临贬值风险,因此黄金等非主权资产成为危机时期的“终极对冲”。
- 面对变局的投资策略
针对这一全球格局转变,两位嘉宾为投资者提供了明确建议:注重多元化、风险管理及真实回报,以保值增值。
- 投资者最重要的原则是做好跨资产类别与跨地域的分散配置,而非孤注一掷。
- 必须区分资产表现与其货币敞口,且应分别加以管理。
- 黄金等实物资产应成为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对冲货币贬值与地缘风险。
- 股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对抗通胀与货币贬值,正如1971年“尼克松冲击”后股市依然上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