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中国环球论坛
全球变局下的博弈与机遇
讨论主题 4:应用竞赛:AI 科技推动新拐点
摘要
嘉宾们认为,2025年标志着“智能体经济”(Agent Economy)的黎明,人工智能正演变为能够自主决策与执行的伙伴,彻底改变工作与产业的组织方式。这一转变降低了创业门槛,催生从游戏到机器人等新应用,并通过情感与社会智能重新定义人机交互。同时,嘉宾们强调,治理与地缘政治将深刻影响这一进程,各国既在竞争,又需应对全球性的安全挑战。
1. “智能体经济”的到来
与会者将2025年定义为“智能体风暴”或“革命”的起点,人工智能正从单纯的工具进化为能进行复杂规划与执行的智能伙伴。
- 智能体区别于过去的AI,在于其“强大大脑”源自先进大模型,能推理、规划并与环境互动完成任务。
- 人工智能在人机关系中的角色演进:从“工具”,到“助手”(如Copilot),再到可自主处理复杂流程的“伙伴”。
- 这一技术转变预计将催生全新的“智能体经济”,企业与产业结构将因此被根本性改造。
2. “一人创业者”的崛起
嘉宾强调了范式转变:AI智能体显著降低了创新与创业的门槛,使个人也能完成过去需大型团队与资本的复杂产品。
- 提出了“一人初创企业”的概念:一位不会编程的产品经理,仅用一周和5美元就开发出过去需团队数月才能完成的复杂应用。
- 这一模式正在重塑投资逻辑:初创公司能以过去十分之一的成本、时间与人力进入原型阶段。投资者开始更重视能构建“数据飞轮”的垂直型智能体,而非通用型智能体(后者主要由大模型公司主导)。
- 在评估基于智能体的创业项目时,关键考量包括:大规模扩展的路径、任务成功的衡量指标,以及智能体是否具备不仅是IQ(智力),还包括EQ(情感)与SQ(社交)智能,以便在协作网络中发挥作用。
3. 智能体在各行业的融合
嘉宾们探讨了AI智能体在各领域的应用,从虚拟世界的游戏与搜索,到现实世界的机器人,每个领域都面临不同挑战与机遇。
- 在游戏中,智能体催生了“AI原生游戏”,其中NPC拥有自己的目标与记忆,创造动态、个性化的叙事,并能将开发效率提升至过去的百倍。
- 在机器人与自动驾驶领域,主要挑战在于“具身化”——让AI“大脑”与物理实体结合,从而感知并作用于现实世界。尽管距离大规模盈利仍有很长路要走,但技术正稳步发展。
- 智能体也正被用于提供情感价值与陪伴,使人与技术的关系从“工具”转变为“社交与支持”的互动。
4. 地缘政治与AI治理
嘉宾们最后讨论了全球范围内的AI安全与治理挑战——在这一技术成为地缘政治竞争核心的背景下尤为关键。
- 虽然大模型研发目前集中在中美,但从长期看,该技术将如同电力般成为全球公共基础设施,差异化将主要体现在应用层。
- 治理与安全被明确区分:治理在于防止人类滥用,AI安全则指防范模型自身的内在风险(如逃脱控制),后者是需全球合作的技术难题。
- 不同地区的监管路径各异:美国强调“不阻碍创新”,欧盟更严格,中国则更为全面。然而,由于各国都将AI视为核心竞争优势,形成统一的全球框架极其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