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商中国顾问陈振声先生2021慧眼中国环球论坛致辞

1. 各位嘉宾、⼥⼠、先⽣,⼤家晚上好。

2. 今天,我很⾼兴能和⼤家⼀起出席”慧眼中国环球论坛”。今年是亚细安与中国建⽴对话 关系30周年,意义重⼤。

3. 在过去⼗年,亚细安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往来增⻓了超过⼀倍。

4. 基于以下的原因,这种发展趋势是否会持续,值得进⼀步探讨:

a. 2019冠状病毒疫情;

b. 科技变⾰;

c. 商业模式的演变;

d. 全球供应链结构的演变;以及

e. 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5. 如果中国与亚细安要实现更紧密的经济联系,我们⾸先必须分析以下两个假设,然后再 讨论接下来需要进⾏的⼯作:

假设1:地理环境决定命运?

假设2:⼈⼝结构决定命运?

假设1 – 地理环境决定命运?

6. 让我们⾸先分析地理环境决定命运的假设。从历史上看,地理的距离促成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由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这数千年来,东南亚和中国之间的商品和资⾦、⼈⺠和⽂化的 往来从未间断。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很⾃然的促成相互依赖的关系。

7. 可是,有三个因素挑战并改变这⼀假设。

8. ⾸先,联通性以及联通的便捷可能已成为真正的决定因素,⽽不是地理条件。

a. 交通成本随着科技的进步⽽下降。

b. 因此,地理界限变得模糊;这促成我们与新的、更⼴的以及更遥远的地区建⽴联系。

9. 其次,新的联通模式应运⽽⽣。现代经济依赖跨越地理距离的数码联通性,如全天候24 ⼩时开放的线上商业和专业服务。所以,2019冠状病毒疫情虽然使⼈与⼈之间在实际空间上 产⽣距离,却深化了数码联通性。

10. 第三,从这个⻆度来看,制定联通性的规则和条例变得更加重要。它构成了经济合作 的基础。企业⼀般的考虑包括:我们设⽴的标准、提供的平台和制定的贸易协定是否⼀致?

11. 因此,虽然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可以促进区域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但光靠这⼀点不能确 保区域经济合作的可持续性。

假设2:⼈⼝结构决定命运?

12. 第⼆个假设是⼈⼝结构决定命运。这个假设有⼀定根据 — ⼈⼝因素确实有潜⼒推动经济合作。

13. 中国的⼈⼝正在迅速⽼化,其劳动⼈⼝的教育及技术⽔平正不断提升。

14. 另⼀⽅⾯,亚细安拥有年轻的⼈⼝和劳动队伍,其稳步增⻓的中产阶级是⼀个庞⼤的 市场。

15. 双⽅的⼈⼝结构⾃然形成了互补,为彼此的市场和⽣产提供了巨⼤的合作潜能。

16. 技术和科技的交流也将进⼀步加强这种互补关系。

17. 随着中国的发展进⼊下⼀个阶段,中国企业”⾛出去”的步伐势必加快,中国公司不但要 成为中国企业,还要晋升为全球企业。

18. 然⽽,这个假设也受到质疑:

a. ⾸先,我们⼀向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会⾃然转移到劳动⼒资源丰富的国家。然⽽, 这个想法越来越引起争议。

b. 在现今社会,公司运作的环境与需求已发⽣转变。许多公司将⽬光投向⾼科技、⾼价值的商品和服务,”⼤量⽣产”已逐渐被”⼤量客制化”取代。公司在考虑何处落脚,何处 投资时,将越来越重视⾃动化、熟练劳动⼒的供应、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调动资本和 ⼈才的能⼒。光有庞⼤的劳动队伍将是不⾜够的。

c. 其次,劳动⼒和资本市场也⽇益从区域⾛向国际。因此,除了劳动⼒供给或劳动成 本,中国和亚细安双⽅都必须探索、发展新的互补关系。

推进亚细安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19. 我认为⽆论是地理环境还是⼈⼝结构,都⽆法单⼀决定未来发展。实际上,这些因素 所提供的,是区域经济体进⼀步融合发展的契机。

20.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的重要引擎,并且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使其经济增⻓动⼒更加多元,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同时,中国也在⼒求提升产业供应链的⾃主可控和稳定性。

21. 亚细安也在实现经济增⻓来源、市场、供应链的多元化。⾯对第四次⼯业⾰命,亚细安和中国都在寻找新的发展领域。那我们要如何在这样的⼤环境把握机遇呢?我想提出⼏个可 ⾏的⽅法。

22. ⾸先,要把眼光放远。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间点上会有不⼀样的需求。世界局势瞬息万变并充满未知,各国因⾃身不断变化的经济需求,必然会寻找可信赖的伙伴,以确保其知 识产权和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3. 它们将寻找能够进⾏⻓期投资的合作伙伴,并培养以互惠互利为前提的伙伴,摒弃只 着眼于短期利益的伙伴。

24. 其次,建构⼀个开放⽽且具包容性的经济架构。各国, 包括亚细安成员国,都会希望与不同的伙伴相互学习,建⽴多元的伙伴关系,并以此加强⾃身的韧性。

25. 亚细安和中国必须合作,拓宽并深化彼此之间的贸易协议⽹络,连接我们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加强我们的全球竞争⼒。因此,新加坡期待及时批准和落实《区域全⾯经济伙伴关系 协定》(RCEP) 。

26. 第三,培养兼容性。各国之间进⾏合作,必须简单有效。我指的不只是硬件,还包括各项条例和规则,以及数据和软件的使⽤。在⾃由贸易协议框架下的数码经济协议有利于企业 数码化,并且带动区域数码经济的发展。

总结

27. 世界已变得更加复杂。今⽇的互补关系不⼀定意味着未来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融合。贸 易增⻓和⼀体化的线性发展趋势已不再是必然的。

28. 要维系双边及多边合作关系,就需要各⽅不懈努⼒,不断寻找新的发展领域,开拓新 的互补关系。

29. 我相信,亚细安和中国能够根据各⾃的发展重点与需求找到共同点,并且在未来继续建⽴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亚⻄安和中国的经济合作关系可以⽤四句话来总结:

a. 历史并⾮偶然,

b. 未来不是必然,

c. 秉持互信互惠 前景必定⽣机盎然

30.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