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商中国于2022年7月7日举办了首次线下青年系列讲座。讲座名为”当公益与NFT擦出火花 “,主讲者是WABC艺途基金会创始人,同时也是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访问学者的苗世明先生。苗先生分享了他在推动全球艺术整合方面的经验,以及如何将NFT与基金会在中国、新加坡和其他地区的艺术项目相结合。
消除标签和污名:将美和艺术作为沟通媒介
苗先生首先介绍了WABC无障碍艺途基金会。基金会致力于通过艺术融合服务和公众包容宣传活动,为边缘化群体营造包容性社会环境的组织。过去几年,WABC成功举办了许多项目,包括与中国企业如 Soul App 和百度百科合作的“错袜日”。参与者通过“穿两只不同的袜子”,表达对自闭症、脑瘫和唐氏综合症患者及其家人的支持。
网络2.0时代的艺术:无国界、无时间性、范围广
互联网时代的艺术传播具有无国界、无时间性与范围广的特点。因此,社交媒体成为促进全球艺术整合不可或缺的渠道。WABC就曾与腾讯慈善基金会的合作,鼓励微信用户以人民币1元购买WABC受益人绘制的壁纸。此项目取得了巨大地成功,有超过580万人参与,筹集了超过1500万人民币。
网络3.0时代的艺术:在新时代中发掘新机遇
然而,苗先生对于这类伙伴关系的可持续性和成功率有所保留。就数据保护而言,互联网公司无法向外人透露用户数据。由于缺乏捐款者的可识别信息,因此WABC无法重新联系和吸引他们参加基金会的其他项目。这迫使WABC重新思考其艺术整合的方法,以寻求社会公益的新突破。2021年的NFT热潮为苗先生和其团队带来了曙光。NFT重新定义数据存取、所有权和体验,为艺术和慈善事业提供了一个实验平台。
为了推进新的战略目标,WABC决定在东南亚开设区域办事处。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新加坡为NFT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也自然成了WABC新办事处的首选。
NFT的价值: 承载的价值高于感知的价值
在回答关于NFT的高交易成本是否会提高进入NFT市场的门槛,以及投资者是否可期望从NFT中获利的问题时,苗先生解释说,是投资者和企业赋予了NFT价值。要想从NFT中获利,一种途径是等待NFT升值。除了金钱上的回报,NFT的永恒性使其承载的价值远超他体现的原始价值。NFT这种独特的存在和其包容性是推动行业迅速增长的原因。
本次活动主持人为南洋理工大学学生兼通商中国青年组内联副主席孙雯桢小姐,并由另一位青年组成员及隐形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张伟杰先生担任司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