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场慧眼中国企业脉搏系列聚焦中国和亚细安风险投资市场

通商中国继上场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携手合作后,再次于8月25日联合举办第五场慧眼中国企业脉搏系列。此次线上讲座主题是“后疫情时代:加速中国亚细安的风险投资和初创企业的创新”,演讲嘉宾包括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局长庄凯峰先生、祥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蔡其樂先生、Sunseap Group Pte Ltd总裁兼执行董事邬杰民先生、盈富泰克太平洋基金执行合伙人陈永川先生和HealthBeats首席执行官赖云裳女士。德勤东南亚财务咨询主管合伙人郭树恩先生是此次讲座的主持人。

这次慧眼中国企业脉搏线上讲座的演讲嘉宾阵容汇集了来自新加坡与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以及开创和成熟阶段的初创企业,为讲座内容带来不同视角的分享。

这次的线上讲座得到各机构的鼎力支持,其中包括新加坡创业行动社群(Action Community for Entrepreneurship,简称ACE)、创业及私人资本投资协会(Singapore Venture Capital & Equity Association)、南洋理工大学科创有限公司以及 TiE Singapore。中国银行、华侨银行与淡马锡是此活动的特别合作伙伴。

首先,郭先生向在座的两位风险投资者询问关于投资者是否近期对于中国与亚细安有更多的投资意愿。对于这个问题,蔡先生分享了这两个市场在发展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的风投市场以及科技领域发达并且主要以内需来支持发展。另一方面,亚细安则在科技领域仍然在起步阶段,而中产阶层的迅速增长也刺激需求并为区域制造机遇。陈先生也附和蔡先生所提出的看法并进一步说明了从最终产品到基本的零件制造,中国本身有一套完善及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出海” 向海外发展而东南亚正是他们重点投资的区域之一。

接下来,邬先生和蔡女士则从初创业者的视角探讨亚细安与中国是否是他们目前业务或未来拓展的主要市场。邬先生详细介绍了他们公司在这两个市场的业务,尤其是有关再生能源方面。他认为相对而言,中国在能源市场比起亚细安发展更为迅速,原因在于中国的能源市场更为开放并趋向于使用再生能源。而亚细安市场则因为国家依然倾向于使用矿物燃料为能源因此竞争愈来愈激烈。身为医疗健康相关初创企业的创始人,赖女士则分享了远程医疗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疫情期间更为显著。她也在亚细安看到了很多商机并计划将全球最好的医疗保健经验引入区域,让患者在医疗机构以外的地方都能得到良好的医疗照顾。

庄先生对于中国和亚细安市场以及中国企业走进亚细安进行分享。中国企业在国内发展良好,而它们的创新科技也纷纷在区域内被其他公司效仿,例如将许多功能整合到一个应用程序的构思。中国企业对于在东南亚发展有着协同效应,当中有许多在幕后对于人工智能以及商业分析等领域进行投资。亚细安在人口与购买力也逐渐增长。企业在供应链方面也为了规避风险而采取了“中国+1”模式,将业务拓展至亚细安国家如新加坡、越南与马来西亚。

关于新常态下影响中国和亚细安发展的主要趋势,庄先生指出了三个因素:(1)地缘政治、(2)科技 和商业模式以及(3)气候变化。随着中美关系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商业交易和供应链将会因为关税的征收而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亚细安能够从中受益,因为各国在发展该地区经济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第二,庄先生也谈到了科技是如何开始分裂社会,并举例说明美国出现了“K型复苏”的迹象。排名前几位的美国公司表现良好,然而国家的其他企业则是在经济衰退中竭尽全力维持运营。这对于公司带来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它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结构。第三,气候变化的问题至关重要,而企业也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因为这将影响其长期运营。

其他演讲嘉宾也在庄先生所提出的三点进行补充说明,分享了更多关于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主要的重点探讨的项目以及中美关系对于两国自身的影响。此外,他们也提醒与会者未来的两到三年将会与之前的发展规律出现很大的差异,因此大家必须灵活应对全球所发生的变化。

观众对于这次的线上讲座反应良好,并积极向演讲嘉宾提问关于中国与亚细安的哪些城市具备成为“发展节点” (“nodes of growth”),以及对于中国计划将海南建设成为自由贸易港的看法。讲座也在接近尾声时作了问卷调差,询问与会者关于初创企业在疫情后所面临的机会与挑战。而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融资方面将是主要因素。

演讲嘉宾在总结时呼吁与会者将生意拓展到中国与亚细安市场,并且也同时提醒企业必须注意每个地方与国家的文化差异以及将业务本土化。共380名与会者参与了讲座,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