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逝去的王朝–中国内蒙古辽代考古研究
今年10月,新加坡掀起了一股追溯契丹王朝历史的热潮。通商中国与佳晟华星首次在新加坡呈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3D数码文物展,将中国辽代考古的重大发现 – 吐尔基山辽墓,带到大家眼前,让我们不需落足蒙古,就能与50多件记载着契丹文明的历史瑰宝包括神秘的凤凰棺,进行零距离的接触,让我们更了解契丹族在内蒙古的显赫影响力。研究契丹王朝的专家,中国内蒙古首席考古学家塔拉先生,也专程远道而来与有兴趣者分享他的心得。
这项深具意义的活动是配合通商中国成立5周年而举办的其中一个文化范畴的项目。为了促进新加坡与中国的文化交流,通商中国首次与企业会员佳晟华星联合举办这个结合了古代历史与现代科技的展览。通商中国总裁刘燕玲说:“通过对其文化、历史和语言的了解,让我们能对中国文化丰富的特性有更深的认识。我们希望这个结合历史与科技讲解的展出,能激发人们探知中国文化的热情。”
通商中国与佳晟华星于10月10日举办了预展,邀请了60位嘉宾与媒体预先参观展览。受邀的通商中国高峰汇会员以及华社领袖,对这个结合了文化、历史与科技的展览皆有好评,觉得这项科技可以有效的发扬中华文化,因为文物三维的影像非常逼真,就如流动博物馆一样。由于不牵涉实体,嘉宾反而能近距离的从各个角度观赏文物,再加上塔拉院长仔细的讲解,大家都对辽代历史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另外,科技的应用也增加了历史文物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更有利于引导他们探究中华历史文化的精髓奥秘。
名为“追寻逝去的王朝– 中国内蒙古辽代考古研究”的公开展览,从10月12日至21日假裕廊区域图书馆举行,公众踏上了精彩的3D数码旅程,欣赏辽代的文化遗产。展览首日就吸引了不少人特地到裕廊区域图书馆观赏,观众只需轻触屏幕,就可以与珍贵的文物进行互动,随意翻转、放大缩小,仔细而全面地观赏。这个世界首个无实体文物三维数码展的确让观众零距离的“把玩”这些珍贵文物,这是观众无法在实体文物展体验到的。
10月13日下午,中国内蒙古首席考古学家塔拉先生也在“契丹王朝的遗产”讲座中与大约150名公众分享他的考古心得,让新加坡民众从不同方面、以不同角度了解中国,加深对中国北方游牧文化的认识,也同时扩大了国人对中国历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