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中国环球论坛2012年会:把握新契机,应对新挑战 开幕式

2012年7月9日,由通商中国主办的“慧眼中国环球论坛2012年会”成功揭幕,逾400名商界领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非政府组织领导,以及来自中国和亚洲、欧美各国的知名人士齐聚狮城,共议中国相关热门课题。

今年,为配合通商中国成立五周年,第三届慧眼中国环球论坛的演讲嘉宾阵容比往年更为壮大及更具代表性。超过60位知名人士和各界翘楚受邀在这场论坛上围绕“把握新契机,应对新挑战”的论坛主题发表演讲。论坛为期两天,假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

慧眼中国环球论坛是一个独立的双语交流平台,全方位探讨中国瞬息万变的局势。演讲嘉宾和与会者围绕五个领域:政治与社会、商业与经济、国际关系、科学与科技,以及艺术与文化,通过两天19场精心安排的主题演讲、辩论及讨论会,分享他们的真知灼见,全面剖析中国,并同与会嘉宾交流,共同探讨中国的最新动态对全球所可能带来的影响。

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尚达曼受邀在开幕式的致辞中,提及中国目前所面对的挑战,对其长远发展以及对世界局势的可能影响。副总理随后同另外三位演讲嘉宾一起进行讨论会,他们是:中国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吴建民大使、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行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蔚华先生和香港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宗先生。

通商中国蔡天宝主席在开幕式的欢迎辞中也表示:“通商中国设在新加坡这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我们愿意以我们的双语双文化优势,继续促进世界与中国的交流,推动和谐互利的商贸往来,成就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契机。”

为庆祝新中两国的关系日益密切,总贸易额不断上升,合作领域逐年扩大,今年的论坛也增添了专场讨论会——“新加坡在中国经济崛起中的作用”,展现新中两国独特的伙伴关系。演讲嘉宾在讨论会中探讨新加坡能如何充分发挥潜能,成为世界与中国接轨的桥梁,成为首选的增值合作伙伴。

除了新中关系,论坛的重点议题也包括:中国领导层更替对经济模式和政治体系所可能带来的影响、中国迅猛发展的微博世界、其如何引领绿色科技,以及中国未来几年的发展道路和顺利过渡的挑战等。

论坛的第一天终于在一场对话会暨晚宴中来到尾声。作为对话会演讲嘉宾,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博士分析了科技(IT)企业家将如何改变中国。李博士是中国互联网界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设立创新工场之前,李博士曾是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这也是他首次在新加坡公开发表演讲。

9日当天,慧眼中国环球论坛2012年会的12场主题演讲、辩论及讨论会,圆满成功举行。嘉宾和与会者皆满怀期待在第二天的论坛上再商中国议题,互换经验意见。

闭幕式

慧眼中国环球论坛2012年会于7月10日迈入论坛的第二天,也是最后一天。在这一天里,论坛举行了七场主题讨论,当中包括新加坡李显龙总理为论坛划下完美句点的闭幕午宴对话会。

李总理在这场压轴主题演讲和与会者分享了许多真知灼见。他指出,中国每年都会有1300万人从偏远地区移居到中国各大城市,因而大大提高城市的就业和对基本生活设施的需求。由此可见,中国的国内市场是非常有潜质的。然而,本地企业若想进军中国市场,首先必须注意维护新加坡如今在大陆享有的良好声誉。李总理表示:“我们必须确保我们到当地的时候,务必尽量做到别人的要求,维护我们国家的声誉,不要糟蹋它。”

除此之外,李总理也在午宴上提到了在新加坡生活的中国移民给我国社会带来的冲击。虽然中国人和新加坡华人同宗同源,但两国的政治及社会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造成两国人民的无论是在思想、行为、态度,及生活习惯上都有明显的差别。尽管如此,为了确保新加坡繁荣发展,新加坡必须保持开放的政策,吸引外来人才。因此,李总理认为我国必须衡量外来人才为新加坡所带来的利与弊 ,加强管理经济繁荣所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

同一天较早时分,慧眼中国环球论坛2012年会也举行了另外6场的主题讨论,全方位探讨中国的热门议题。其中包括了中国“软实力”课题、中国新晋的企业家、人口问题、寻找中国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中国电子商务,及中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等话题。每场讨论会都获得与会者的踊跃参与及认可。许多与会者之后反馈,这场论坛成立了一个能让他们畅所欲言的平台,讨论各种有关中国的课题、互相交换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及了解中国的最新动向。

通商中国刘燕玲总裁在闭幕式的致辞中表示:“由于中国是这么的多元化,到中国发展的高层领袖在开拓经济领域之前,必须先了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及历史等各领域的课题 。”

伴随着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的格局也在急速锐变中。但在10日当天,现场的超过400名与会者从与各领域的权威及专家的接触中,领略到更深更广的洞察角度,带着能精确剖析中国的智慧,更创事业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