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新加坡管理大学与通商中国合作举办“和美中华经济与商业教授基金系列讲座”,邀请美国著名汉学家、《邓小平与中国的变革》一书作者傅高义(Ezra F.Vogel)教授就“邓小平的遗产”为主题发表了英语演讲。
在为时两小时的演说中,傅高义教授引导逾450名出席者走入历史,以中国改革进程为主线,提出自己多年来对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的生平研究与外交政策分析,并概述了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扮演的重要推动作用。
这名81岁高龄的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认为,20世纪没有一位领导人像邓小平一样为人民带来富民强国之路,并对世界历史带来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1978年至1992年是中国改变的关键时期,傅高义教授在撰写上述新书过程中,不仅把邓小平描绘成一手打造现代中国的关键人物,更认为邓小平是当代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因此,研究邓小平这位改革先驱是了解当代中国的必经之路。
讲座一开始,傅高义教授便通过不同年代的图片展示,向出席者梳理了邓小平自16岁赴法国勤工俭学、1957年开始随毛泽东出访前苏联、197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次访美等重要外交事迹。其中拜见过的世界领导人包括:日本裕仁天皇、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里根总统、老布什、我国前内阁资政李光耀;并接见过企业界名人李嘉诚、霍英东,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远哲、丁肇中等。1992年他告别了政治舞台,1997年于北京逝世。
邓小平乐于同外界接触,也愿意同这些外国领袖建立关系。他主张对外开放,因此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对外关系。身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始终坚信:采用世界上最现代化的科技和最有效的管理技巧将给中国带来最伟大的发展。因此,他终于找到了一条富民强国的道路,主导了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里根总统曾对这位来自四川省广安县的中国领导人如此评价:“他不像是共产党员,倒像是可以合作的对象。”傅高义教授也认为,邓小平是凭着自信、政治判断力、丰富的经验及人际关系,使中国的变革取得如此的成就。他卸任20年后的今天,中国从一个贫穷和饱受摧残的国家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傅高义教授在讲座上也回答了许多出席者的提问。当中大多关注中国未来所面临的压力,包括中共十八大后新领导班子是否能继续推动中国前进、财富不均、遏制腐败、环境保护等棘手问题。
他回应表示,邓小平不仅留下富民强国的经济遗产,也打通了中国与外界接触的大门并推行领导退休制度这两大政治遗产。未来的新领导人若能团结意见,“能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和美中华经济与商业教授基金系列讲座”是由新加坡管理大学和通商中国联合主办,由和美投资鼎力支持。本次讲座的主持人是新加坡管理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邓特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