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科技处于海英参赞、
新加坡-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促进协会会长郭永新教授、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大会组委会执行主任李广韬先生、
珠海市投资促进中心刘高路主任
以及来自新加坡和中国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还有媒体朋友们
1.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很高兴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参加博鳌 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第二届大会新加坡推介会, 与各位进行分享,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交流合作。
2. 数码未来势不可挡。随着业务功能日益虚拟化和新兴技术的采用,这将导致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云技术和物联网等主要科技在全球经济的使用 与日俱增,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并也在数码转型中创造数万个新职位。
3. 然而与此同时,数码化也为全球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数据泄露、网络攻击和身份盗窃已变得越来越普遍。新加坡若要作为世界领先科技中心之一,便需要确保商业环境安全可靠。因此,良好治理和适当的预防措施将有助于规避目前正在演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4. 例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对自主技术的可靠性越来越敏感。因此,这就要求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建立更密切的伙伴关系,提倡负责任的科技使用。
5. 新加坡一直与业界密切协商,制定以可信方式运用人工智能的实用指南。2019 年,新加坡便推出了亚洲第一个人工智能治理框架,为私营机构提供详细且易于实施的指导原则,教导如何开发可信的人工智能。这些最佳实践也被本地和跨国企业(如谷歌、微软和星展银行) 采用。新加坡也正在制定测试和认证计划,使业界能够客观地验证人工智能系统,从而提高人工智能系统的透明度。
6. 立足新加坡,放眼东南亚。这里有着相对年轻的人口, 中等收入群体也日渐壮大。这都有利于创新及消费。因此本区域的市场潜力不可忽视,数码经济作为区域市场的一大推动力,也为企业带来投资良机。加上,本区域相对中立,又融合东西方的优势,因此吸引不少企业的关注和投资。
7. 地处东南亚的新加坡自然也积极地迈向数码化未来。我国政府多管齐下推进数码化进程,极力把新加坡发展成区域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和企业枢纽。在这里,我简单谈一下新加坡的四大有利条件:
8. 第一,新加坡在亚洲地区关于数码基础设施、数码化转型最完整国家等指标都处于领先地位,确保企业业务可以应对这瞬息万变的时代所带来的挑战。这也包括提供完善的数据保护和知识产权政策,例如全岛电子发票网络(Nationwide E-Invoicing Network)、数据保护信任标志(Data Protection Trustmark)以及“企业知识产权智者计划” ( Workforce for IP-Savvy Enterprise),建立企业与消费者信心,加强竞争力。
9. 第二,随着全球贸易 日益数码化,我们也需要新的规则和规范来支持贸易,包括跨境数据流动和交易。因 此,新加坡率先推出数码经济协议(DEA),以促进端到端无缝数码贸易、互联互通的数码市场,并建立对数码系统的信任。为此,新加坡与澳大利亚、智利和新西兰建立了数码经济协议。与韩国和英国的谈判也在进行中。
10. 第三,新加坡政府也通过一系列措施,支持科技创新。譬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采用了“监管沙盒”制度,在 限定的业务范围内,简化金融科技市场准入标准与门槛, 让金融科技企业在相对宽松但不失安全的环境进行业务 创新。再者,新加坡政府也实行一些项目推动本地金 融科技的发展。这就包括了用于贸易融资数码化的全球 贸 易 连 接 网 络 ( Global Trade Connectivity Network ) , 以 及 用 于 研 究 分 布 式 账 本 技 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和区块链技术在清算和结算中的应用所展开的“乌敏岛项目”(Project Ubin) 。 其中,基于“乌敏岛项目”(Project Ubin)开发中央银行数码货币的经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 7 个国际组织合作发起零售央行数码货币(CBDC)解决方案的国际挑战,并且有 15 家公司入围, 协助发展零售央行数码货币。
11. 第四,新加坡也在积极培养数码科技人才,增强现有 人才库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科技创新行业需求。2020 年, 时任通讯及新闻部长易华仁先生,在国会辩论政府施政 方针提到了在之前的三年,本地公立大学每年有 1000 名修读资讯科技的毕业生,目前修读这类课程的学生约2800 人,人数不断增加。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这 方面的毕业生每年也有约 4500 名。这说明了新加坡对于科技人才的重视与需求,通过极力推动教育体系的发展来强化科技创新生态与发展。与此同时,也继续保持有利政策引进高素质人才,填补在新企业的人才需求。
12. 要打造科技创新生态圈,不能缺少平台搭建与展示。因此,此次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推介会正 是提供了一个卓越的平台共同探讨全球科技创新议题, 助推全球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我很高兴能代表通商中国 参与此次大会,与各位进行交流。通商中国于 2007 年由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与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先 生共同启动成立,通过培养双语双文化的“新中通”人 才、建设新中优质人脉网络与推展深广交流这三个战略 目标,持续发挥影响力,深化新中关系。
13. 新加坡是全球科技企业汇集的中心及数码科技枢纽, 我相信我们有条件扮演牵线搭桥的角色,以促进科技的交流与发展。在此预祝此次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第二届大会新加坡推介会能够圆满成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