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识论坛暨通商中国青年擂台赛

文/华侨中学(高中部) 张丁元

照片/华侨中学(高中部)林馨儿

通商中国与华侨中学(高中部)联办的 “中国通识论坛暨通商中国青年擂台赛”于5月12日下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掀开帷幕。尽管疫情肆虐,但这却并未浇熄学生们通过线上平台参与活动的热情,青年擂台赛的一众选手通过精心制作的短视频一较高低。

今年论坛的主题围绕着后疫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展开讨论,此庞大议题涉及到了中美之间的博弈、国际秩序的重塑、全球数码化的必然性、中国的“一带一路”、能源和科技变革。主讲者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顾清扬博士从经济学和地缘政治学为出发点,论证了在未来充满变数的全球治理环境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性。复瑞渤集团亚洲区首席执行官欧阳修章则从市场的角度切入,为与会者揭示了未来值得关注的行业和技能,例如:跨国语言、可再生能源技术、气候经济学、数据科学、5G物联网、云计算等。

两位专家与参与者分享了未来全球化进程和中国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新加坡将有启发性作用。两位嘉宾表示,新加坡作为“一带一路”中重要的枢纽,应该借机建立区域供应链,将世界经济重心转移至亚洲。他们建议,若新加坡想要在这丰富的资源和职业发展机会中获益,语言作为沟通媒介必不可少,而精通双语将会让新加坡青年在国际背景下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国际人才。

通商中国总裁陈佩玲女士在为青年擂台赛致开幕辞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和地缘政治的不断发展,良好的双语双文化背景是新加坡(青年)在东西方文化融合以及变幻莫测的世界中搭建桥梁的重要基础。陈总裁也指出,随着更多中资企业“走出去”,新加坡在基础设施和金融资本跨境流动等方面的坚实基础将带来机遇,也能为新加坡进一步建立与中国和世界的伙伴关系做出贡献。

五支脱颖而出的决赛参赛队伍以流利的华语和英语,深入地探讨了诸多现实课题——从大国博弈到疫苗外交,从“中国制造”到远程医疗,无一不是时下最热门的课题。参赛的短视频皆以幽默风趣的形式将严肃的内容深入浅出地呈献出来。其中德明政府中学第二组的参赛选手通过角色扮演将中美的博弈和亚细安的两难处境呈现得淋漓尽致。华侨中学第一组也不甘示弱,选手们用尽十八般武艺,乔装打扮造型出彩,内容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将时事课题化作故事一般娓娓道来,深深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德明政府中学第三组的表现也令人惊喜,参赛代表仿佛说相声似的,不仅资讯丰富,叙述时遣词用字还兼顾韵脚和谐。

在艰难的定夺下,评审团宣布德明政府中学第二组夺得桂冠,华侨中学第一组和德明政府中学第三组分别荣获亚军和季军。立化中学第二支队伍也以优秀的双语能力夺得最佳双语呈现奖。短视频参赛者之一的李侞晔(华中,高二)在赛后表示,面临无法线下集体拍摄的限制,今年比赛最大的挑战是呈现出既有深度,又趣味盎然的短片。这样新颖的尝试不仅开拓了青年们的思维,也推动青年摒弃传统的做法,大胆另辟蹊径。

一年一度的“中国通识论坛”以及“通商中国青年擂台赛”旨在让青年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发展,而中国成为全球大国的力量和因素也都与新加坡息息相关。通商中国也希望通过青年擂台赛这样的双语平台,为新加坡青年提供探讨有关新中热门话题的机会,并促进同龄青年们的交流与互动。

欲知更多精彩的内容和活动,敬请继续关注通商中国的脸书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