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通商中国主席李奕贤先生与通商中国何致轩总裁参加《共筑可持续未来:亚洲视角下的经济增长与创新动力》论坛,与清华大学的校友们分享关于全球化的看法。演讲嘉宾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教授。
李主席分享了以下几个重点:
通常人们谈起新加坡的经济,首先会想到服务业,实际上,新加坡的制造业也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2023年,制造业为新加坡的GDP贡献了18.6%,特别是在电子、生物科技、医药、航空、能源与化工等领域有着显著的竞争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高效的生产流程,新加坡制造业不仅能够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还通过出口为全球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新加坡也是一个开放的贸易国,2023年进出口贸易和贸易服务总额是GDP的三倍。”
人才是发展经济的宝贵资源,新加坡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人才培养。
新加坡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的自贸协定已经超过27个。这些协定为新加坡企业打开了全球市场的大门,减少了关税壁垒,提升了市场准入条件。此外,新加坡也是多个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要成员,例如亚细安自由贸易区(AFTA)、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展协定(CPTPP)。这些协定进一步巩固了新加坡作为国际贸易枢纽的地位。
新加坡还是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之一,约三分之一的“一带一路”资金通过新加坡流向其他市场。新加坡的金融体系稳健、法治环境完善,成为国际资本流动和项目融资的重要中枢。这不仅帮助新加坡扩大了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影响力,也为东南亚和其他地区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通商中国何致轩总裁也同日参加《共筑可持续未来:亚洲视角下的经济增长与创新动力》论坛担任圆桌会议主讲人,与清华大学的校友们分享关于全球化的看法。他认为过去三、四十年,全球经济发展迅速,这是世界和平、开放的结果。
现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全球化是个阻碍,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认同单边主义,有共同立场的国家可以推动多方合作,吸引更多国家加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便是很好的例子,亚细安十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