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建交35周年论坛焦点对话:“中新合作的成功实践和迈向未来的新篇章” 的见解

摘要

主讲嘉宾们回顾了中新建交 35 年的成就,指出双方关系已成为大小国家互利合作的世界典范。合作基础在于 顺应潮流、务实互信、沟通顺畅、机制保障,并在经贸、人文、区域合作等层面不断深化。尽管中间难免有矛盾与分歧,但通过真诚、机制与与时俱进的态度,双方始终能化解挑战并推动合作向前。展望未来,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新可继续携手推动区域一体化、全球化和青年交流,共同为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1.中新合作是世界级的典范

  • 中新关系 35 年发展迅速,成为大小国家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世界级典范。
  • 新加坡扮演着航空、航运、金融、贸易和人文中心的作用,成为中国人走向亚洲和世界的重要枢纽。
  •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等多边议题上,两国保持密切合作,展现出对全球治理的积极贡献。

 

2. 中新合作的理念与化解分歧的心态

  • 真诚态度:双方从一开始就以帮助和支持为出发点,建立起信任。
  • 机制保障:副总理级 JCBC 与多个省市理事会机制,为官员与企业提供长期合作与沟通平台。
  • 与时俱进,务实合作,互利共赢:合作项目因应不同时期的需求不断演变.随着时代的需求,以双方关心的课题作为合作的内容。因此,才有了苏州工业园(工业化)、天津生态城(绿色发展)、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国西部发展)。
  • 存大同、求小异:通过沟通理解,优先推进共识领域,逐步化解分歧。

 

3. 经济合作不能脱钩而全球经济一体化才能带来最大的效益

  • 全球地缘政治动荡、保护主义与贸易战加剧,带来不确定性。
  • 东盟一体化与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机制,为中新合作提供广阔平台。
  • 经济合作是不可能脱钩的,而自贸协定(如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RCEP)是一个重要的区域合作机制把贸易,国际贸易合作保持下去。
  • 全球经济一体化会给我们各自的社会、经济带来最大的效益。

 

4. “选边”或独立自主的发展

  • 中国的外交政策当中没有结盟的政策,一直坚持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跟世界各国发展关系,建立到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
  • 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需坚持独立自主的政治与外交判断,以维护本地区利益和发展。
  • 结盟并不能确保证国家的安全,而结盟的风险看起来更大。独立自主的发展与构建东盟为中心的亚洲区域合作才能向前迈进,保证好的区域发展。
  • 亚洲国家需要的是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公正合理的一个国际经济贸易关系。

 

5. 中新关系展望未来的合作方向

  • 新加坡可作为中方企业走出去的独立运作中心平台:新加坡可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运营与服务平台,提供法制、人才、知识产权等支持。
  • 共同开拓新市场:结合中国与新加坡的经验,携手拓展印度、南亚等新兴市场。
  • 青年交流与文化传承:加强新一代的互动,提升使命感与友好意识,确保关系的长远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