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是由中国国家汉办主办的大型国际汉语比赛。2002年以来,比赛已连续成功举办了7届,全世界59个国家的593名大学生先后应邀来华进行决赛,参与预赛的人数超过4万人。“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汉语比赛之一,并成为各国大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
今年,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和通商中国首次联合主办“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新加坡赛区的赛事,旨在通过这样的一个综合性权威性的比赛,造就更多新加坡双语双文化的年轻人才,并将这些优秀人才引领到国际舞台上参与角逐,在年轻学子中营造一种学习双语、面向世界的氛围。
人力部长及通商中国董事颜金勇表示:“参加这个比赛的新加坡学生,亲眼目睹了世界各地掀起的学汉语热潮,激发他们更努力的学华语,也启发更多学生,认真学习,成为双语双文化的精英,一生受用。”
为了鼓励更多的大专学生参与,比赛设为三轮。在上周末举行(5月2日至3日)第一轮比赛,参赛者经过了一场激烈的龙争虎斗,当中表现优异的12名获选进入5月6日举行的第二轮比赛。在这二轮,这12位晋级者进行了中华文化语言知识的笔试;然后,他们在5月8日举行的演讲及才艺表演再度一决高下。评判将结合参赛者中华文化语言知识笔试的成绩以及第三轮的才艺表演赛成绩,确定出一、二、三等奖各2名。赢得一等奖的2位选手将代表新加坡赴中国湖南参加与各国选手一较高低。一等奖的奖励包括价值三千元的两周中国文化旅游奖学金配套。
经过了一场龙争虎斗,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林诗婷以及义安理工学院的黄美亭赢得了一等奖。他们将在今年七月代表新加坡前往中国湖南参加汉语桥半决赛和总决赛。
在中国举行的大决赛将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单项奖若干名。获奖选手将分别获得“汉语语言使者”殊荣及中国留学奖学金等各项奖励。
在华比赛之余,选手们还有机会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主办方在比赛期间还会组织一系列与汉语学习密切相关的文化交流项目。
每届比赛均有一主题,2009第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主题为“快乐汉语,成就希望”。往届比赛主题分别为“心灵之桥”、“新世纪的中国”、“文化灿烂的中国”、“山川秀丽的中国”、“多民族的中国”、“迎奥运的中国”和“激情奥运,快乐汉语”。
第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新加坡赛区
中华文化才艺表演与演讲决赛
日期 |
: 2009年5月8日 (星期五) |
时间 |
: 下午2点至5点 |
地点 |
: 南大孔子学院 |
时间 |
节目 |
1:45pm |
受邀嘉宾与媒体抵达 |
2:00pm |
南大孔子学院院长许福吉副教授致词 |
2:10pm |
中华才艺表演比赛部分开始 |
3:10pm |
义安理工学院学生话剧呈献 |
3:30pm |
主宾人力部长颜金勇先生莅临 |
4:30pm |
茶点招待 |
4:50pm |
颜金勇部长致辞 |
5:10pm | 节目结束 |
———————————————————————————————————————————
第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新加坡赛区决赛
人力部长及通商中国董事颜金勇先生致辞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王小龙公参
南大孔子学院理事长周清海教授
南大孔子学院院长许福吉副教授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今天我很高兴出席由南大孔子学院和通商中国联合主办的第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新加坡赛区的决赛和颁奖典礼。
最近全球的经济萎缩,使许多国家陷入危机,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应对措施,试图重振经济。这次的经济危机究竟有多深,有多久还是个未知数。
虽然面对极大的挑战,中国的经济仍然是具有实力的。中国近十年的经济表现让人惊叹,迅速的超越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国,仅跟在美国与日本之后。中国有着极大的发展潜能。
许多新加坡人都响应了政府的号召,纷纷到中国投资。新加坡在华的投资日益增加, 根据统计,去年新加坡的投资项目多达757个,跃居为中国第三大投资国。而截至去年底为止,中国是新加坡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达到914亿新元。由此可见,新加坡和中国的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了。新加坡希望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桥梁。其实,中国的崛起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激发全球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学习热潮。所以我们更应该把握时机,加强双语的优势,在这股新经济趋势中能有更多机会,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除了经济发展,中国也努力的推动对中华文化语言的学习,在世界主要城市开办孔子学院,让世界对中国有深一层的认识。由中国国家汉办主办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也成功举行了7届,吸引了上万名学生参与。去年的一等奖由一位美国非洲裔学生获得,她虽然学中文才一年,可是凭着兴趣与毅力,在中国比赛期间的短短一个月内就学会了京剧,获得评判们的青睐。
参加这个比赛的新加坡学生,亲眼目睹了世界各地掀起的学汉语热潮,激发他们更努力的学华语,也启发更多学生,认真学习,成为双语双文化的精英,一生受用。
2007年11月成立的通商中国,长远的目标是培育2万到3万名能掌握双语的新加坡人,能够有效地与中国保持联系,并且搭建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经济桥梁。过去一年半来,通商中国不遗余力展开多项活动,塑造一个应用华文华语的大环境,增进年轻一代对中国经济、商贸、社会、文化和教育领域的深广了解。比如《东游记》项目,邀请了在中国经商的人士,同准备到中国当6个月见习生的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分享他们的经验。参加过这项东游记项目的同学都表示对中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之后,实习时事半功倍。他们也指出:在中国住了6个月,使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大大改观,更意识到要赶紧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才能搭上这个经济快车,免得落在他人后头。
此外,通商中国每年也主办高峰论坛,邀请政治及经贸领袖针对新中两国的时事课题发表演讲。第一届高峰论坛的主讲嘉宾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生。温总理的发言,给在场的两国官员、企业家和学生等留下深刻印象。通商中国的名人演说系列则让参与者针对文化、语言、艺术及经济等课题同主讲嘉宾进行讨论与切磋。除了严肃的研讨会,我们也有轻松的交流活动,每年春节都举办团拜,邀请在中国经商或工作的新加坡人、专业人士和学生出席 ,让大家在庆祝佳节之际也借着这个机会互相交流,就中国的最新发展和动向取得第一手的资讯。
我很高兴,孔子学院与通商中国主办这一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为提高新加坡学生的中文水平、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以及当代中国国情的认识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配合本届比赛的主题,“快乐汉语●成就希望”,参赛的学生与我们讲述了他们学习汉语的种种乐趣。
最后,我先恭喜两位表现优异的一等奖得主,祝愿他们在中国参赛时再接再厉,为新加坡争光。虽然这次只能有两位同学代表新加坡前往中国湖南参赛,不过相信各位同学在这个“汉语桥”比赛中一定获益不浅,所以大家都是赢家。我鼓励大家不断努力学习,追求卓越。谢谢。